多年来,不少家长一直信奉“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点,甚至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把他们抱进五花八门的早教班、辅导班。年轻的父母们在现实的竞争压力面前,来不及想想,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我们今天又该如何看待这个“起跑线”?
张耀炎(新媒体撰稿人):温暖亲密的关系是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开场
哈佛大学著名的“格兰特研究 (The Grant Study)”从1939年开始持续了70多年,研究发现,“爱、温暖和亲密的关系,是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开
”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可以先从培养孩子懂得爱、懂得温暖和拥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开始。当然,在教会孩子如何懂得爱,如何懂得温暖,如何获得积极的亲密关系之前,自己更应该多去体会和理解“爱、温暖和亲密关系”,因为正是这些积极的品质,铸就了孩子人生的成功和幸福,它们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起跑线”。
谢刚(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市联合校区学校心理学家、心理学博士):父母的关系是孩子的“起跑线”
孩子的第一个基本需要是“归属感”,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每一对和睦相处的夫妻,不但拥有感情基础,还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宽容、耐心、会沟通,还会管理情绪。生活在和睦家庭里的孩子,每天都在上着最生动的“心理健康”课,他们知道怎样去处理压力、怎样去解决冲突。
成就感和自主感也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因为这些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能发挥多大潜能。一个孩子如果在各个方面都找不到成就感和自主感,他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一点根基。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需要父母的接纳和尊重,才能建立成就感和自主感。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积极记忆。我们每天对孩子的脸色、说的话、管教的方式、传递的眼神等等,都会成为孩子的记忆,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食粮。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发挥潜能,有效工作,为社区做贡献。它们落实到生活中,就是相互支持爱护的夫妻关系、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这两样有了,孩子就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心理健康的基础。
因此,如果说孩子真的有“起跑线”,那就是父母的关系。
卢欣(教师):敏感期是孩子的人生“起跑线”
孩子的确有“起跑线”,而且非常重要。但是它不是社会上一些商业教育机构所鼓吹的让孩子在幼儿阶段要学会多少个汉字和英文单词,或者会做多少道数学题,而是每一个幼儿天生就具备的自我成长的能量,是天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是儿童敏感期的发展规律。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懂得孩子成长的规律,顺势而为,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可能开花(家长):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生活状态。
很多家长把日益提前的早教看作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却未曾明白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好的父母应该学会与孩子相处,遇到问题父母不仅要学会对孩子晓之以理,予以启发引导、批评教育,还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行为熏陶孩子……这些良好的习惯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你的生活状态决定孩子的未来,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活得精彩。父母自己活好了,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原稿,孩子是复印件。我们活出精彩,就是给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王健(珠海市第三中学校长):家风家教是孩子的“起跑线”
现在很多家长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曲解了孩子“起跑线”的含义,孩子成长的“起跑线”不在好学校,不在好的早教机构或者课外培训班,而在家庭的家风家教。家长应自觉担责,建立和经营和谐家庭,做好家教,这至关重要。不要把教育的主要责任推给学校、辅导机构。
建立家风,做好家教,家长一定要避免一个误区:说孩子的多,自己做得少。一言一行皆修养,眼界决定境界,态度决定高度,心态决定成败。形成好家风,家长先从自己的内心建设开始,心态阳光,情绪稳定,才能传递正能量,为孩子划定一条好的“起跑线”。